<noframes id="p3h3f">

    <strike id="p3h3f"><i id="p3h3f"></i></strike>

    <form id="p3h3f"></form>
    <noframes id="p3h3f"><address id="p3h3f"></address><form id="p3h3f"></form>
    <address id="p3h3f"></address>

    <noframes id="p3h3f"><form id="p3h3f"></form>

    首頁 時事聚焦 [省內] 芙蓉國評論:一路高飛,澎湃“流動的生機”

    芙蓉國評論:一路高飛,澎湃“流動的生機”

    2023-08-18 17:35:17 華聲在線

    華聲在線全媒體評論員 曹茜茜

    8月18日,承載著湘西各族人民希望與夢想的湘西邊城機場正式通航。武陵山腹地“高飛”的歷史性跨越,填補了當地民航交通的空白,標志著湘西闊步邁入大立體交通時代。

    交通,素來被認為是“現代化的開路先鋒”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,串聯一路風景,帶動一片產業,造福一方群眾,有力支撐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加快建設交通強國。放眼神州大地,從“沿著高速看中國”到“坐著高鐵看中國”,活力涌動的綜合交通體系鋪陳,豐富著人們對未來發展的想象。而今,一條“空中通途”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上方拓延,不僅帶來了山門大開與聯接世界的新湘西,更蘊藏著湖南現代化發展的新動能。

    省委主要領導近日在古丈縣調研縣域經濟發展時指出,要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,強化基礎設施等要素保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部,受制于交通不夠便捷等因素,這里的秀麗風景曾經歷過漫長的“深閨期”。近年來,該地以“一年一臺階”的加速度,迎來了高鐵時代、磁浮時代到航空時代的三次“華麗轉身”,繁華通達逐步替代僻遠荒寂。最新通航的湘西邊城機場,設計目標年均旅客吞吐量30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450噸,在當地實現文旅千億產業目標、推動特色農業發展、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,發揮著無可取代的引擎作用,也將成為湘西州重塑經濟地理的重要契機。

   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近年來,長沙自貿臨空區依托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通達海內外的航空圈優勢,與東盟、RCEP、“一帶一路”沿線等輻射范圍內的5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無縫對接,成為湖南連接世界的“窗口”。以湘西邊城機場為原點,與周圍的銅仁鳳凰機場、張家界荷花機場、懷化芷江機場一道,形成功能互補、優勢疊加、相互支撐的協調發展格局,“天路”釋放的“高飛”效應,將催生出湘西州“流動的生機”。而湘西州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,也將為全省新階段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。

    從1978年12月的焦柳鐵路,到2023年8月的湘西邊城機場,通達的路網記載著湘西發展嬗變的故事。御風而行,航通世界,高質量發展必將在三湘大地添能蓄勢,激蕩起闊步向前的時代回音。 

    責編:楊雅婷

    一審:熊敏

    二審:羅曦

    三審:朱憲章

    來源:華聲在線

    返回頂部